——記海誠股份廣州公司羅軍

羅軍,男,36歲,中共黨員,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生產第一線的工程咨詢、工程設計、施工技術指導和項目管理工作,現任中國輕工業廣州工程公司第一工程設計所副所長,馬里新糖聯項目(工業部分)項目副經理,馬里新糖聯項目(工業部分)項目工地現場黨支部書記。
一、立足設計,促進自身快速成長
2005年,羅軍從中國五環化學工程公司調入中國輕工業廣州工程公司工作,擔任第一工程設計所熱力組組長,成為熱力專業帶頭人。剛進入公司就承但了南美洲圭亞那斯凱爾頓現代化糖廠項目聯合電站的設計任務,圭亞那項目是公司有史以來承接的最大的一個海外現代化糖廠項目,而且有英國BOOKTATE公司作為項目管理公司監督項目的執行,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而蔗渣鍋爐設計對于羅軍同志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相對于燃煤鍋爐,燃料的變化,造成了諸多的不同,他沒有畏難情緒,在領導支持和團隊成員的配合下,廣泛收集資料,“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問題一個個解決,困難一個個克服,歷時一年終于完成了設計任務,將符合BOOKTATE工程師要求的圖紙交到業主手中。接下來羅軍同志又主持了印尼三林集團科默潤糖廠項目和馬里新糖聯項目的設計工作,2006年羅軍被破格從工程師職稱晉升為高級工程師職稱。
2010年3月羅軍走上副所長的領導崗位,但他始終不敢忘記設計是工程項目的基礎,是龍頭,設計做不好將會給工程項目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他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平常只要能抽出時間他就讓設計人員、特別是年輕員工把圖紙給他審查,一方面檢查圖紙中的問題,一方面鞏固自己的設計水平。在馬里項目現場他就曾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每天晚上堅持審查圖紙,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使得設計更加合理,為后續施工和試車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避免了許多返工現象,節約了投資。
二、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提升工程質量
無論是從事設計工作還是工程管理,羅軍始終把“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作為自己的工作理念,工作態度嚴謹是和他共事過的人的同感。他注重細節,對細節的要求達到了近乎苛刻程度,圖面是否整潔、美觀,設備、管道布置是否合理、美觀、節省,是否便于現場施工,是否便于現場操作等等細節他都要仔細考慮,反復推敲,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在馬里新糖聯項目現場期間,他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扎根于施工現場,大到廠房、設備、道路基礎,再到設備安裝、調試試機,小到電纜溝蓋板、臨時配電箱、臨時電纜安放,他都不遺余力地一遍又一遍地細心查看。一旦發現存在工程質量問題,他立即要求相關負責人員予以整改。
羅軍作為副所長和項目經理,他深知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協作配合的團隊精神的重要性。顧客是上帝,他總是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把客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出現分歧時,他總是在充分了解客戶意圖和耐心的聽完要求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再和客戶進行深入探討和溝通。從圭亞那項目到三林項目再到馬里項目,業主都對羅軍同志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三、攻堅克難、勇挑重擔
2010年公司承接了馬里新糖聯項目后,羅軍同志擔任了項目副經理。馬里新糖聯項目是公司承接的第一個集設計、采購、施工一條龍的總承包交鑰匙工程,即缺乏相關資料、又缺乏相關經驗,大家心中都沒有底,羅軍同志在公司和項目經理的支持下,先后編制了多部文件,下發到項目部各部門,使得各部門人員明確了自己的職責,為項目執行找準了方向。
抵達馬里項目現場后,羅軍深知自己肩上責任重大,作為個人,他從來沒有承擔過如此大項目的現場管理工作,工程進度管理、工程質量管理、工程費用控制、還有幾百人的施工隊伍吃喝拉撒,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不過他沒有被壓垮,很快就進入狀態,他堅持“抓安全、保質量、搶進度、樹形象、控成本”的管理理念,取得一個又一個階段性勝利。
在實施工程項目的管理方面,他要求各專業負責人,要精心組織,合理安排,確保施工安全,保證工程質量。由于該項目包含多個單位工程,點多面廣,工期緊。面對這樣的挑戰,他很好的掌控項目的施工進度,經常與業主方溝通,在施工中把業主當朋友,當兄弟,急業主所急,想業主所想,但對于業主工作人員的不合理要求,敢于面對,爭取合理的解決方法。另外他還十分注重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做好項目中與土建及工種專業之間的協調,施工過程中的人力、物力、材料、設備及構配件之間的協調,并做好與建設、設計、勘察、監理、質監等單位的外部協調。
他不僅精于管理而且技術專業水平過硬,馬里項目聯合電站能夠順利并網發電,他功不可沒。每當遇到施工問題,他總是出現在鍋爐間跟施工人員一起探討解決方案,他給施工人員出謀劃策,分析利弊,敲定方案,指導施工,直至問題妥善解決后才離去。
在費用控制方面,制定了詳細的用款計劃、現場財務流水賬,建立現場財務收支規定,做到每花一份錢都有記錄,賬目清晰。他說干任何一項工程,都要在施工前算規劃帳、施工中算控制賬、施工后再算總結帳,才能做到帳帳有底、心中有數。
在安全控制方面,他始終貫徹執行“制度到位、宣傳到位、落實到位”,開展了“學規范、用規范、明設計”活動,進一步細化、量化管理措施,做到馬里項目零事故。
在馬里新糖聯項目現場工程施工的緊張時期,他就像一臺上足了的發條機器,每天從早轉到晚,從不停歇,工地上總能看見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他在工作中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則更是一絲不肯放松。有時遇到需緊急處理的問題,中午他渾然不覺,帶領一幫兄弟非把問題解決了才肯回去吃飯。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團隊成員的支持下,馬里新糖聯項目在經歷一次政變、一次內戰、兩次撤回國的不利情況下,克服困難,終于在2012年11月7日產出第一袋成品白砂糖,12日舉行了投產儀式。
四、 腳踏實地,抓支部建設工作,讓黨旗飄揚在工地上
為加強馬里項目現場黨員的管理,公司黨委在馬里新糖聯項目(工業部分)工地成立了黨支部。羅軍擔任黨支部書記,他帶領支部一班人積極開展支部工作,將支部打造成堅實的戰斗堡壘。在公司承接馬里新糖聯(工業部分)總承包工作中,馬里新糖聯項目黨支部,在艱苦的環境下,面對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復雜、遠離祖國、環境惡劣等不利因素,羅軍帶領支部一班人,克服困難,積極開展工作,團結帶領員工迎難而上,攻堅克難、身先士卒,奮戰在第一線,優秀人物不斷出現,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保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即使在馬里政局動亂的情況下,羅軍團結支部一班人,沉著應對突發事件,及時和公司保持聯系,對穩定人心,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黨支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