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轉眼,已經在海誠工作生活兩年了。兩年的時間不長,但海誠卻帶給我深深感觸,培養我茁壯成長。現在就從我記憶的日記里摘錄下來一些讓我觸動最大的真實片斷。
2004年6月*日 晴 面試
今天去“海誠股份”面試。
海誠?稀里糊涂記起來是兩天前投的簡歷,以為會石沉大海,具體情況沒怎么放在心上。雖然昨天在電話里那位姓劉的先生跟我大致說明了一下——老實說地鐵里那么吵吵鬧鬧的環境下,關鍵詞沒往腦子里進去多少——寶慶路21號——去了再說。天氣不錯,到得也很早,大概提前一個小時就到了這個公司門口:地處繁華衡山路歐陸風情街的端頭,一道鐵柵門將車水馬龍與林蔭青翠的庭院阻隔開來。以這個叫海誠的地方為圓心,最近路口距離為半徑,探了一個考察圓出來:桃江路神秘的酒吧;汾陽路的音樂學院;復興中路的林蔭;淮海中路挨肩接踵的商場……但是海誠內部的參天古木、古色古香的小洋樓進一步提升了了我跨入海誠大門的欲望。
如約見到了那位姓劉的先生,見到他蓄著滿臉大胡子的樣子,很是驚奇。辦公室在走道最里面轉角盡頭,門口分明寫著“所長辦公室”,這才知道稱“劉先生”已經不確切了。面試,沒有預想的那么復雜,多半時候還是這個所長跟我交流。慢慢地得知,海誠股份的前身就是中國輕工業設計院,屬于改制后的國企……他大概知道要我一個剛工作一年的小孩子談個是是非非,不太容易。很好,半個小時左右談下來沒有太大壓力。反而是這位所長的直率與平易近人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一會兒,辦公室進來一位年長者——頭發花白,但是精神很好。連所長都稱“戴總”的,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簡單地問了一下我以前的學習工作情況,幸好帶著學校里的成績單出來的,這一關還比較容易通過,可惜沒帶點以前的設計圖紙過來,明天還得再去一趟。面試快結束的時候,又進來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大概也姓劉,偏胖,因為聽見所長稱他本家。得知,“戴總”是公司電氣專業總工程師,“劉本家”—— 劉工,如果我進入海誠的話他將指導我的工作。面試這會功夫,三人抽了好幾支煙,汗……
面試回來,有一種勝券在握的預感。佩服面試的效率,羨慕公司的環境,若是真的可以工作生活在這個花園般的環境中,就別無所求了……
2005年7月*日 陰 病
好幾天不見戴總了,拿著工程上的問題去他辦公室請教時,才從他同辦公室同事那里知道他住進醫院了。據說前天下午他病倒在辦公桌前……將近六十的年紀,不是在辦公桌前處理公司電氣專業的各種瑣碎的問題,就是把自己關在辦公室對面的小會議室里,審閱著一摞一摞的散發著刺鼻氨味的藍圖,有時還要解答我這樣的小朋友問些沒有深度但卻繁雜的問題,能不生病嗎?極度內疚中,思量著明天去看望看望他吧……
想起劉工說起的一個簡短的典故:早些年,戴總天天扎在辦公室,早出晚歸,以至鄰居問他夫人:“你先生是不是在外地工作的,怎么很少見到他?”
2005年9月*日 陰 業主是“上帝”
獨立承擔一個小區的設計了。在這個小區的用電量問題上,前面的初步設計中電量計算依據已經很清楚了,但牽涉到初期經濟投入比預想要多的問題,業主來人批評電氣專業設計人員水準差,非得要找理由把用電量降下來,否則要求更換該項目電氣設計人員。這真比竇娥還冤——規范不是我編的,數據不是我腦袋一拍就冒出來的,這是我查閱規范,咨詢專家,反復根據建筑圖紙核對了好幾遍出來的結果啊(excel表格就做了好幾遍上百頁)。心里感到很是郁悶!
下午,業主方來了一個小伙子,比我大不了兩三歲吧,瘦高個。小伙子沒兩句就問道“你這個數據是怎么得出來的!”不單是疑問的語氣,更有咄咄逼人的質問語氣。仿佛在說:“剛出來的,還不熟吧!”
我翻出規范,找出居民用電小套、中套、大套的用電標準內容給他看:
他馬上就發難:“小套、中套、大套怎么定義?”
繼續翻給他“按居住空間算……”還沒說完,就被攔住“這不對,我面積很小的房子,居住空間劃分的很多,豈不是很不合算的啊!”
可能是第一次碰到這么難處理的問題,人家是有備而來的,我也不是省油的燈,不再細聲細語:“合不合算我不管,規范就是這么定的!”那小伙子將手中的書一扔:“年輕人,沒法溝通!”顯出一幅自以為是的神態。
僵持不下時,幸好劉工來了。
他來到了我們桌前,笑盈盈地問:“什么事?”聽我簡單把事情復述了一遍。他還是肯定了我的觀點,當然那小伙子還是態度堅決地不接受。劉工繼續笑著說:“既然大家在這個問題上有分歧,我們可以尋求共同點嘛。第一是,你們可以打電話詢問這個規范的編制單位,解釋權在他們,請求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第二,審圖公司你們找好,他們先出一個對這點規范的理解字據,我們照辦就是……大家都是為了解決同一個工作上的問題沒必要慪氣嘛……”那樣子就像是哄兩個剛吵架完的小孩子一樣。果不然,我和業主代表立馬不吭聲了。工作還要繼續,大家還要成為合作伙伴。
不愧是經驗老道,兩點我為啥就想不到呢。人與人溝通的技巧,有待繼續學習,day day up!
2006年7月*日 晴 民用所成立五周年紀念日
天是我所在的民用所成立五周年紀念日。辦公室墻上,掛著扁在一年多前畫的民用所全家福漫畫,那時是25人。這位多才多藝的扁同志,歷時數周,將每一個同事的特點夸張處理后,活靈活現地展現給了各位看官:愛吃大餅卷肉、一口一杯燒酒的大胡子老總;雙手抱著新添的一對雙胞胎兒子,臉上樂得開了花的未來結構大師;從面前一大摞書中抽出一種方案——“選這種做法”給年輕人的建筑所總;還有一對天使,舞動漂亮的翅膀,面對窗口訴說著綿綿情話……到一年多后的今天,我們民用所成立五周年時,又增加了十幾位新同事——要完成幾乎比去年翻一番的產值應該不是難題!現在,扁又在做勤勞的蜜蜂,在更新她的漫畫了。我想,她至少要將A1圖幅加大一倍成A0圖幅,才能收錄最新的全家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