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圍繞“健康中國”實現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為國內食品發酵行業搭建全方位、多層次、高品質的高端服務平臺,5月25日,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聯合大連工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21國際傳統發酵食品產業發展大會”在四川成都正式拉開帷幕。

序幕開啟
共謀傳統發酵食品產業發展未來
開幕式上,四川省政府副省長堯斯丹,國家科技部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鄧小明和中國保利集團總經理助理、保利中輕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萬順分別發表致辭演講。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工業大學教授朱蓓薇等領導、院士及行業專家出席開幕式。會議由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局長陳光浩主持。

堯斯丹表示,四川是發酵食品產業的大省,本次大會聚焦食品飲料產業和傳統發酵食品,搭建了產業鏈發展、展示交流平臺,也為大家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必將加快四川現代農業和食品飲料產業融合發展的步伐。

鄧小明認為,“十四五”新發展格局下需要處理好5個關系:一是量與質的關系。在滿足 “量”的基礎上,兼顧營養健康、風味多樣、品質安全、綠色高效等“質”的目標。二是傳統與現代的關系,不斷用科技創新推動食品產業轉型升級。三是綠與黑的關系,要力爭讓未來食品產業變的更加綠色,更加低碳,更加節能,更加環保。四是自主創新與開放協同的關系,在開放合作中“發酵”和“精釀”自身創新的能力。五是做學問與做貢獻的關系。應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著力解決制約傳統食品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和工藝難題,注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用創新的產品為提升人民健康水平貢獻力量。

張萬順指出,食品發酵行業是輕工行業重要產業,與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關,也是保利中輕重點發展的產業。保利中輕愿與各位專家學者和企業界朋友們攜手,依托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的核心能力,共同推動中國食品發酵行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人民貢獻更加美好的高品質的產品。
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百威中國,五糧液、伊利股份等企業高層負責人認為四川省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并表達了投資四川的信心。
院士大咖齊聚
一場又一場思想碰撞
據了解,未來為期兩天的會議主題為“聚焦傳統發酵,做強食品產業”。主論壇為“2021國際傳統發酵食品產業發展大會”,同期將舉行“傳統與民族特色食品論壇”,“中國調味品創新技術高峰論壇”,“國際發酵酒創新技術高峰論壇”,“傳統固態發酵產業技術高峰論壇”,“大麥青稞釀造技術論壇”等五個分論壇。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

▲工程院院士、大連工業大學教授朱蓓薇
此次大會最亮眼的當屬來自國內外院士,他們圍繞“十四五”時期國際傳統發酵食品發展的熱點和前沿趨勢作專題分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對“十四五”食品科技發展戰略進行深入剖析,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工業大學教授朱蓓薇對如何把握新時代,做好雙循環,推動四川傳統發酵食品產業新發展指引方向,荷蘭皇家研究院院士、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教授Lucas Noldus對感官科學和消費行為學研究重點解讀。
會中,有關領導、專家還探討了傳統發酵食品領域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國內高校、研究院所展示科研成果;領軍企業分享新技術、新思路和新理念,以此全面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我國食品行業,特別是傳統食品產業對地方經濟的貢獻。
此外,論壇同期舉行2021國際傳統發酵食品產業鏈展覽會、國際傳統發酵食品創新大獎賽以及“會議論文和墻報征集”活動,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與榮縣人民政府舉行戰略簽約儀式。
本次會議由四川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貴州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果酒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四川省食品飲料產業協會、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北京食品學會、河南省食品科技技術學會等單位聯合協辦。

閱讀延伸:
傳統發酵食品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而制得的食品,因其獨特的風味和功能而深受大眾歡迎。我國傳統發酵食品歷史悠久,并廣泛傳播,曾影響著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傳統發酵食品所涉及的食品種類較多,主要產品有白酒、啤酒、黃酒、果酒、發酵乳、奶酪、腐乳、豆豉、醬油、食醋、泡菜、辣椒醬、發酵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