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生產的筆記本電池召回余波未平。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日前宣布,將著手修改筆記本電池的相關標準。此前,聯想、戴爾等全球多家筆記本生產商及電池制造商計劃在明年推出安全性更高的鋰電池標準。記者獲悉,國內筆記本電池標準正在制定之中,業內人士呼吁,有關部門應加快標準制訂的進程。
安全問題凸顯標準缺失
自電池過熱起火事件曝光后,索尼其在全球范圍內召回的問題筆記本電池總共將達到960萬塊,而索尼因此遭受的損失達到了510億日元(約合4.29億美元)。到目前為止,戴爾、蘋果、聯想、惠普、IBM等國際知名筆記本電腦廠商無一幸免,先后卷入“電池門”事件。
盡管當事方稱這次“電池門”事件不過是“在生產過程中混進了微小的金屬碎片,是一個簡單的生產工藝瑕疵問題”,但業內專家認為,筆記本電腦電池標準的混亂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價格戰才是導致此次事件的根源。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筆記本鋰電池標準處于混亂狀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各行其道。總體而言,大致分為兩個體系:一是以國家標準為代表的地方派,如JIS(日本國家標準)標準;另外一類為行業體系,如IEEE1625標準、IEC(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這兩類標準體系雖然在大致的監測項目上相似,但各自又有不同的強調重點,在市場上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可參照。
專家認為,在嚴格的質量控制下,鋰離子電池是安全的,如溫度超過了電池本身的承受范圍后,鋰電池會啟用“自動切斷”技術來防止起火。但由于沒有可遵循的標準,廠家就在生產中“偷工減料”,把過充電保護環節給省掉了,這當然就會出問題。
國際巨頭欲聯合推新標準
針對目前這種混亂情況,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在周二也宣布該組織將修改相關標準,以提高筆記本電池的性能和安全。聯想、戴爾等數家筆記本電腦制造商聯合計劃在2007年6月15日前,推出一套安全性能更高的鋰電池生產標準。
據媒體報道,IEEE將于下周在英特爾總部召開會議,探討修改筆記本電池標準的事宜。
此前,電子聯機工業協會(IPC)在Bannockburn辦公總部舉行的投票選舉中,聯想集團的質量和標準主管Tony Corkell被選為IPC鋰電池項目小組委員會主席。據了解,新標準可能要集中關注鋰電池的“處理工藝控制和質量擔保”等條款。
國內標準出臺迫在眉睫
但業內人士認為,即便IEEE、聯想、IPC等很快出臺一個所謂的鋰離子電池的統一新標準,但這也不過是這些廠商和IPC的。而對于其他地區的電子廠商來說,如歐盟、亞洲等地區的廠商,肯定會“三思之后”才能考慮是否“加盟”,因為很多時候這種標準的制定也是一種利益博弈。很明顯,一些配件的利潤高,有時甚至超過整機,廠家在利益驅動下當然不會那么輕而易舉讓步。
專家認為,對于筆記本電腦產業而言,一些關鍵部件必須要堅持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然而在標準、市場和利益面前,那種統一又真的很難。如果實行國內的標準,對國內廠商是有利的。在此情況下,鋰電池等配件的國家相關規范標準以及召回相關的標準出臺已是迫在眉睫。
“其實標準這一塊早就開始做了,只是后來暫時停下來了。”有關人士透露。目前對電池方面進行管理牽涉到眾多部門,由于主管的眾多部門短期內無法協調,相關標準才遲遲未能出臺。
據了解,目前在信息產業部的統一安排下,筆記本電池行業標準,即“便攜式計算機移動電源通用規范”,正在加緊制定。業內人士呼吁,有關部門應加快協調盡早出臺相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