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葡萄酒生產商正在失去越來越多的顧客,原因之一就是歐盟規定使用的酒標太復雜。歐盟委員會農業專員Boel在歐洲葡萄酒改革大會說,復雜的酒標只會讓消費者在選購時感到困惑,應該要簡化酒標,這樣才能使歐洲重新占領世界葡萄酒市場。
歐洲葡萄酒等級制度的各種規定十分繁雜,甚至具體到規定葡萄種植的地點,比如在某某河流的左岸還是右岸,或者在某某酒莊的東邊還是西邊。這些紛繁復雜的信息放在酒標上,誰看了都會頭大。Boel說,消費者只想要簡單明了的酒標以方便他們選購葡萄酒。許多新世界葡萄酒的酒標就很簡單,他們只寫明生產的原料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歐盟也需要在酒標上進行簡化。
簡化酒標的建議遭到了歐洲大多數人的反對。因為歐洲的酒標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葡萄酒標簽上對葡萄酒種類,產區,種植葡萄的土壤地說明往往是該葡萄酒質量的象征,要改變這些談何容易。
但是,殘酷的事實擺在面前。現在的歐洲人越來越喜歡喝進口的葡萄酒。據歐盟的數據,截至去年,澳大利亞出口到歐洲的葡萄酒從2003的1.85億公升上升到3億公升;美國出口到歐洲的量則增加了一倍多;南非從2003年的1.11億公升上升為2.26億公升。進口葡萄酒占領了歐洲的市場。
Boel督促歐盟各國農業部長接受她的建議。盡管各國同意對葡萄酒業進行深入改革,但是要達到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