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關于能源合理使用的法律(1979年49號法律,簡稱節能法)第78條,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決定并公布了判定廠商和進口商在特殊機械性能改進方面的標準,即“能源消耗效率標準”。2006年,日本冰箱能效標準再次修訂,經濟產業省發布了目標年度為2010財年的新標準。據悉,該標準適用于日本工業標準JIS9801∶2006規定的電冰箱和電冰柜,不包括吸收式冰箱、半導體冰箱、車載冰箱、商用冰箱、車載冷柜以及商用冷柜這幾類產品。
新標準修訂內容
新標準按照制冷方式、額定容積和冷藏室門數量的不同,將家用電冰箱分為A、B、C、D四個類別,在電冰柜方面,則是按照制冷方式和額定容積的不同分為E、F、G三個類別(見表1)。新標準規定,各制造廠商在目標年度內面向(日本)國內供貨的每一類電冰箱以及電冰柜,按照JIS9801∶2006規定的測量方法,加權其每類產品供貨量得出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加權調和平均值(年耗電量)不得高于目標標準值。
耗電量測試方法
日本電冰箱的能源消耗效率是指年耗電量,該指標是按照JISC9801∶2006(針對額定頻率為50Hz和60Hz的電冰箱,計算時應取較大值)中的規定來計算。對于冷凍室的溫度可以調至冷藏溫度模式的冷藏冷凍冰箱,其年耗電量應該按不同的模式來計算,并取較大值。
由于家電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采用新技術、功能更強的產品不斷被開發并成為市場消費的主流產品。為了更接近實際使用狀況,日本電冰箱耗電量測試方法進行了數次修訂。1979年,JIS標準(JISC9607)作為一種計算電冰箱能耗的方法被提出。1993年,為了保持國家間計算方法的一致和再現性,ISO標準誕生。1999年,修訂JISC9801的要求被提了出來,對它進行修訂是因為冰箱的使用環境和結構都發生了改變(多門冰箱的誕生),修訂后的標準被使用至2006年。
隨著風冷式多功能型冰箱在日本的普及,由于原JIS9801試驗條件中未考慮附加功能,因此導致JIS規定值與實際使用中的測量值存在很大差距。日本電機工業會(JEMA)總結了日本市場上電冰箱的附加功能,主要有:
(1)防止蔬菜室結冰:在蔬菜室與冷凍室和冷藏室(切換室)之間安裝加熱器;
(2)雙開門:在門接合部安裝防結露加熱器;
(3)自動制冰功能:防止制冰用供水管凍結用加熱器;
(4)納米光等離子(冷藏室·蔬菜室):光催化劑、等離子電極放電;
(5)制冰盒除菌:UV-LED燈。
為此,日本家用電冰箱的JIS標準在2006年5月1日再次修訂。主要修訂事項包括測量耗電量時的環境溫度、測量條件、安裝條件(與墻的距離)、冷藏室內溫度設定、開關冷藏室門的次數等。
提高電冰箱能效的主要技術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自然資源及能源顧問委員會能效標準分會、電冰箱評估標準分委員會的聯合總結報告,在日本,電冰箱的節能技術已經有效地減少了產品能耗。
這些節能技術包括制冷、隔熱、控制三方面的協調。其中制冷技術包括壓縮機的效率、改進冷凝效率、優化冷氣環路;隔熱技術包括采用高效的隔熱材料、改進隔熱結構;控制技術包括減少啟動扭矩、采用變頻技術等。
由于將來的技術進步,電冰箱、冷柜產品在能源消耗效率方面仍然有改進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