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已頒布兩部行業標準,但貼標規定執行情況較差
借新春家電銷售高潮之勢,二手家電也“沾光”過個旺年,不少消費者開始逛舊貨市場“淘寶”。但是記者經過調查發現,去年三月頒布的《舊貨品質鑒定通則》、《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兩部行業標準,并沒有給舊貨市場帶來多大改變,因為是行業性推薦標準,鮮有商家按照標準貼舊貨標識。記者日前從中國舊貨業協會獲悉,目前協會正在努力推進行業標準提升為國家強制標準,如獲批準則有望規范各地二手家電市場。
行業貼標者寥寥
針對二手市場不規范的情況,從2006年3月1日起,商務部、中國舊貨業協會聯合推行的兩部行業標準《舊貨品質鑒定通則》和《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就已經正式實施。根據規定,所有二手家電出售時都必須經過舊貨質量監管部門的鑒定,對于已經超過使用年限的廢家電要強制報廢,特別是應在商品的明顯部位貼“舊貨”標識。據了解,按照規范,舊家電必須有半年以上的保修期,達不到標準的,不能上市交易。“舊貨”標識的外觀是藍底,上有兩只手相接的圖案,印有中國舊貨業協會會徽和RGFX的字樣。
但是兩個行業標準實施近一年并沒有給混亂的二手市場帶來明顯改觀,全國范圍內能達到貼標者寥寥無幾,行業貼標幾成空文。
有二手家電從業者表示,家電鑒定、貼標的話,需要成本,而且現在也沒有人監管。上述人員沒有說出的另外因素是部分家電攤主對于消費者存在“能騙就騙”的行為,自然不愿貼標。據了解,廣州的二手家電交易市場眾多,將軍東、惠福西、大沙頭等地都集中了不少。記者致電廣州市某舊貨交易市場,對方表示,目前都沒有按照行業標準貼標,而且沒有保修期限,市場也沒有家電檢測設備和人員,對于維修等售后服務,消費者要自己和商家協商。也就是說,消費者購買的同時就要承擔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
強制國標或將出臺
記者致電中國舊貨業協會,協會相關人員表示,兩個行業標準為推薦性,所以不具備強制效力。部分地方和部門對于該行業和標準的認識不同,推行的力度也不一,中國舊貨協會會員單位相對比較支持,但很多地方都沒有執行該標準。該人士表示,協會已經意識到行業標準的尷尬處境,正著手推動行業標準成為國家強制標準。目前正處于草擬階段,預計第一季度能夠完成草擬工作,之后向國家相關部門提請,該強制標準出臺后有望規范混亂的二手家電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標準的出臺提供了依據,但更為重要的是要聯合相關部門如工商等推進標準的落實,否則標準仍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