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1億多美元玩具找“出口”
歐盟限制在玩具制造中加入鄰苯二甲酸鹽的新法規,將于今年元月16日正式實施,此“禁令”將直接影響我市一億多美元的玩具出口,這意味著我市玩具出口歐盟將又迎來“寒霜”。
技術壁壘不斷襲來
去年7月1日生效的ROHS指令規定,出口歐盟的電子玩具產品鉛、汞、鎘等6種有害物質一律不得超標。10月16日,我國有關部門和歐盟達成了《更安全玩具路線圖》協議,這一協議要求玩具安全標準達到一些醫療產品的衛生和安全標準,即將執行的歐盟新法規,則限制在兒童玩具中使用包括鄰苯二甲酸二已酯在內的六種成分,含量不得超過百分之一,否則將不得在歐盟市場出售。這種新法規的即將實施對我市玩具企業出口歐盟市場來說,無疑又面臨一次新的考驗。
“歐盟越來越苛刻的以安全環保為由的各項標準,成為我國玩具出口企業難以逾越的層層壁壘。”中山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我國是世界上玩具制造和出口大國,產量占全球市場的70%以上。我國出口歐盟的玩具大部分采用聚氯乙烯為原料,其中供3歲以下兒童使用的占50%。而中山現有玩具生產企業150多家,出口玩具近5億美元,其中出口歐盟的玩具達三成。而鄰苯二甲酸鹽被廣泛用于塑料玩具,因此,歐盟出臺的關于限制在玩具制造中加入鄰苯二甲酸鹽的“禁令”將直接影響中山一億多美元的玩具出口。
五項舉措如雪中送炭
“面對新法規,中山檢驗檢疫局及時推出了五項舉措,為企業解決出路。”該局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五項舉措包括,及時向企業宣傳歐盟的新禁令;幫助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利用國際標準研發安全和環保替代產品;促進企業重視對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的改進;幫助企業做好原材料供應商的選擇,加快追溯系統的建立;幫助企業加強自檢體系建設,重視安全質量管理,嚴格按照出口目的地國家的技術法規組織生產,確保產品符合相應技術標準,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等。
中山檢驗檢疫局推出的這些幫助措施,對于我市的一些大型企業來說如雪中送炭,受到了企業的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