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輕紹化磺化裝置熱能回收項目順利完成
2010年伊始,中輕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本著節約資源、減少排放、保護環境、增加企業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宗旨,決定在公司最大的生產基地中輕化工紹興有限公司進行磺化熱能回收項目的實施,即將磺化生產中原來行業里普遍排放的熱空氣重新回收利用,產出蒸汽。
中輕化工紹興公司領導班子在接受了任務之后,在深入現場、仔細分析的基礎上,積極向公司領導提出了項目建議,按照總部領導指示,成立“磺化裝置熱能回收項目小組”,項目組在總部領導的指揮下,中輕紹化公司的領導和主要生產、設備人員會同生產運營部二位專業技術人員成立了項目具體攻關小組,由中輕化工紹興有限公司負責具體的實施,承擔熱能回收項目的攻關。
中輕紹化的磺化裝置熱能回收項目分二期實施,首期先進行5噸/小時磺化裝置的熱能回收工作,因為5噸/小時裝置有可利用設備,同時考慮到可回收熱能量大,待首期完成后,進行3.8噸/小時磺化裝置熱能回收項目二期工作,預計首期投入25萬元,二期投入50萬元,總投入75萬元。首期熱能回收完成后,預計全年可節約蒸汽費用100萬元/年,二期可節約80萬元/年,總節約費用180萬元/年。
項目小組根據項目實施和生產兼顧的原則,排出項目進度表。然后,共同商議和對策,并與原設計方江南大學進行溝通,對存在的疑點進行逐個剖析,制定了完整的整改方案,利用2010年春節停車檢修的時間完成了項目的大部分整改工作。2010年5月10日,所有的整改及調試工作完成,11日進行試運行,試車一次成功運行正常。6月份轉入正常運行,至此順利完成余熱回收項目的一期的工作。目前,熱能回收裝置產出蒸汽壓力控制在0.7~0.8MPa,產生蒸汽量約在750公斤/小時,按此數據進行測算,全年將為公司節約一百萬余元蒸汽費用。根據統計,一期項目耗資為206908元。從數據中不難看出,投入產出比是很可觀的。
繼首期5T/H磺化熱能回收裝置于2010年5月11日投產運行后,項目小組隨后繼續進行二期熱能回收項目實施,并于2010年11月15日建成投入投試運行,試運行一次成功。
項目由江南大學進行工藝方案的設計,并且不斷對方案進行優化,在配管上也動足了腦筋,既滿足了工藝需要,又做了到美觀、合理、簡潔。本著節約空間和總費用的原則,取消了原設計中的中間軟水罐,而直接從去離子水罐采水,減少一個環節。為了充分利用熱能,還嘗試了將大蝶閥和膨脹節進行保溫,不僅減少了熱能的損耗,還改善了工作環境。
二期項目采用更適合磺化生產現狀和工藝要求熱管換熱裝置,熱管熱側采用高頻焊接翅片強化傳熱,傳熱效率高,熱側阻力小,設備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安裝便利。體積僅為普通換熱器的1/2~2/3。在價格上與普通空調用翅片式換熱器也有優勢。系統中管間相互獨立,單根或數根熱管失效或損壞不影響整個裝置的安全運行,系統安全性能高。
在設計理念上不求片面追求產汽量最大化,而是確保三氧化硫氣體發生系統生產工藝基本保持不變,即硅膠再生熱空氣氣源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再發揮最大的效能。即熱空氣的經熱交換后,不宜溫度過低,即不低于180℃又不高于200℃。
二期項目試車圓滿成功,回收蒸汽流量:500KG/H;蒸汽壓力:0.7MPa。達到設計要求。
目前,二套磺化熱能回收總蒸汽流量約1.25噸/小時,按照216元/噸、300天工作日計算,全年可節約蒸汽9000噸,節約費用195萬元/年。項目總費用投入70萬元。
中輕紹化磺化裝置熱能回收項目在公司的統一指揮下,項目組積極深入生產現場,結合裝置特點,合理制定工藝方案,取得了很好的項目效果,實施了清潔生產,為節能減排、為企業效益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