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建黨90周年之際,為緬懷黨在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建立的豐功偉業,讓公司各級領導干部和員工重溫革命歷史、先進事跡和不朽精神,中輕對外公司黨委主辦、工會承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紅色之旅活動,公司各支部黨員及部分在職員工一行50人赴河南林州紅旗渠參觀。
20世紀60年代,處于極度缺水和貧困狀態的河南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心,在縣委的帶領下,在峰巒迭嶂的太行山腰、懸崖絕壁上修建了引漳入林紅旗渠工程。紅旗渠是人類改造大自然的杰作,是人類生存能量的一次集中釋放,整個工程依靠人工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徹底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得到徹底改善,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被世人譽為“人工天河”。
“紅旗渠精神”是立足本地條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是戰天斗地、百折不撓的艱苦創業精神;是顧全大局、齊心協力的團結協作精神;是不計報酬、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充分體現了林州人民的優秀品質。紅旗渠是黨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巖上的一座豐碑,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傳家寶,紅旗渠精神不僅是林州、河南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
參觀紅旗渠,公司員工紛紛贊嘆紅旗渠工程的艱險和宏偉,更贊嘆林州人民戰天斗地的建設精神,這里的紅色歷史讓我們震撼,這里的綠色生態,讓我們流連,這里由貧困縣到現代化新城風貌的轉變讓我們感受到當地人民的勤勞智慧。大家表示,要把“紅旗渠精神”帶到公司的日常經營工作中,做好各項生產經營工作,馬里新糖聯建設項目部的員工更表示,要把“紅旗渠精神”帶到馬里,在馬里建設好馬里新糖廠,造甘蔗田修灌溉渠,讓中馬傳統友誼的碩果永遠綻放。